Welcome to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re
 

首页
      English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er
102, 2603 Hewes Way
Edmonton AB,   Canada

Phone: (780) 466-8683
www.acupuncture123.ca

































 

 

中医草药治疗简介

中草药疗法是中医的主流治疗方法。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服草药而得到痊愈。

千百年来,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就发现了自然界的动植物可以用来治病。至今发现能入药的动植物和矿物的种类多到上万种。人们对药物单独和组合后进入人体,对于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的影响也有了极其深入的了解。我们的祖先通过对这极其庞大的经验的总结,发现这些药物入体后的作用有一定的规律,如中草药的四气五味学说,引经学说,能量运动方向学说(小方疗法)等就是不同的例子。

对四气五味学说,刘永先生有一篇很好的介绍:

(http://www.hkhk666.com/zhongyim10.html)

四气、五味,就是指药物的性味。每一药物都有性和味两方面。药物的功效与药物的性味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四气、五味是中药性能的主要理论,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的四气,就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这四种药性,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观察,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以后,所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而作出的概括性归纳。例如:能治疗热症的药物,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治疗寒症的药物,大多属于热性或温性。因此,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与病情的寒热相对而言的。

药性的寒凉与温热,是绝对不同的两类药性。凉与寒,温与热,仅是区别药性程度上的差异。寒性较小的,即称凉性;热性较小的,即为温性。所以,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常有微寒、大温的记载。所谓微寒,就相当于凉;大温,即相当于热。

寒和凉,温和热,虽然程度上有所不同,但因其属性是一致的,所以,在作用上则有它一定的共同点:即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适用于热性病症;温热性药具有散寒、温里、助阳等作用,常适用于寒性病症。

除寒热温凉四性之外,还有一种平性药,由于这类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平和,不论寒症热症,皆可配用。所以,按药性来说虽有五气,但一般则常称四气。

所谓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可由舌感辨别。

药物除此五味之外,还有一种淡味,因其药味不甚明显,前人将它附属于甘,故历代本草常甘淡并称,因而也就习称五味。但按药味及作用来说,实际上是六味。

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联系,也就是不同味道的药物而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从而便总结出来了五味的用药理论。

现将辛、甘、酸、苦、咸、淡等味的意义和作用分述如下:

辛:就是辛辣或辛凉的滋味,具有能散能行的作用。一般发汗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有辛味。多用于外感表邪或气血阻滞的病症。如麻黄发汗,木香行气,红花活血等。

甘:就是甜的滋味,一般具有滋补、和中或缓急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甘味。多用于虚症或调和药性及某些疼痛的疾病。如人参补气、熟地补血、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

酸:具有能收能涩的作用。一般酸味的药物大多数能收敛、固涩。多用于虚汗外泄,久泻不止,遗精带下等症。如五味子收敛止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金樱子涩精止遗等。此外,还有不少酸味药物,同时带有涩味,由于涩味作用与酸味相似,故一般均未分列。

苦:具有能泻(能降)、能燥、能坚的作用。一般具有清热、泻火、泻下、燥湿及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为苦味。多用于热性病,大便不通,湿盛中满,咳嗽呕逆等症。如黄连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杏仁降气止咳,苍术燥湿建脾,及知母、黄柏降火坚阴(泻火存阴)等。

咸:具有能下能软坚的作用。一般咸味的药物,能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或泻下通便。多用于瘰历、痞块、便秘等症。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历痰核等。

淡:就是淡而无味,具有能渗能利的作用。一般能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物,大多为淡味。多用于湿邪阻滞,小便不利等症。如茯苓、通草等渗湿利水 

如上所述,药味不同,其作用也不相同。从现代的观点来看,药物味道不同,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酸味的多含有鞣质、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_类或苦味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药物的成分不同常呈现出不同的疗效。由此可见,前人根据药物不同的滋味,来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有一定道理的。

随著临床实践的发展,经过概括起来的五味,一旦形成了用药理论,它的含义就超过了直接的舌觉,所以后来运用这些道理,把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统称为酸味;具有软坚作用的药物,统称为咸味等等。所以,有的药味就形成了本草记载与实际口尝不相符的情况。例如:赤石脂味酸,牡蛎味咸,麻黄味辛等,均与口尝不符,这都是参照其疗效而得出来的。 

气和味是论述和运用中药的主要依据。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气和味两个方面,一般气味相同的药物,往往作用作用相近,如辛温药物,大都有解表散寒的作用, 这是它的共性。

但每种药物,又各有特性,如紫苏、生姜气味辛温,都能发汗散寒,但紫苏发汗功效较强,并有行气安胎作用,而生姜则发汗功效较弱,另有温胃止呕作用。这是气味相同功效相近而药物作用的不同特点。气味不同的药物,作用则显著不同。如气同味异的黄连、浮萍,都为寒性,但黄连味苦寒,可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则发散风热。又如气味异同的黄_、石斛都是甘味,但黄_甘温,可温补阳气;石斛甘寒,则养阴清热。 此外,还有很多一药兼有数味者,如桂枝辛甘,郁金辛苦等,从药物的发展来看,一般味愈多,说明其作用范围相应的愈大。由于药物气味比较复杂,所以,我们不但要熟悉四气五味的一般规律和药物的共性,还必须掌握每一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这里要强调的是,应用药物的四气五味的特点组方遣药,虽然是目前中医界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另外同样在中医治疗学上占据重要位置的是张仲景法,也就是伤寒论中应用中药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单味药的适应症和现在的四气五味法有很大的不同。最明显的例子之一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人参(或党参)的应用。依据近代的四气五味法,党参人参主要用于补气,用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自觉气短,稍一活动就喘促的气虚患者,由于补气也有助于生血,所以党参也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病人。但对于单独血虚或以血虚为主的病人,补血的方子里人参党参用得并不多,如最著名的四物汤中就没有党参或人参。补气,即补阳之意也。而在张仲景法中,人参的补功在于补阴,适合于阴虚火旺的情况下。而不是回阳救逆。张仲景的回阳方,比如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都没有选用人参,就是因为人参实际上是甘寒阴柔之品,如果使用了,反而会削弱附子和干姜的温阳力量。至于四逆加人参汤为什么会使用人参,是因为,它适合的病情是出现了亡血的情况;而茯苓四逆汤之所以使用人参,则是因为这个组方适合的是在汗下之后,出现阴阳俱损的情况了。

仲景一百一十三方中,用人参者只有一十七方: 新加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生姜泻心汤、旋复代赭石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浓朴生姜半夏人参汤、桂枝人参汤、四逆加人参汤、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理中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炙甘草汤,皆是因汗、吐、下之后,亡其阴津,取其救阴。如理中、吴茱萸汤以刚燥剂中阳药太过,取人参甘寒之性,养阴配阳,以臻于中和之妙。因此对一般没有明显疾病的人,将参类中药 (人参,党参,西洋参,红参,高丽参等)作为补品长期服用,只能使体内阴气更盛。这是中医界最大的误区之一。一般人如果想提高体力脑力能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比用参类的效果要快的多,因为这才是补阳气的方子。当然用这个方子的前题是病人表实 (不易出汗的人),而不是表虚 (有汗)

还有一种中药应用思路,就是小方疗法 (郭志辰先生创立的空间能量医学)。在该医学体系中,对中草药的作用的理解和前边介绍的四气五味法和张仲景法都不同。这里不多作介绍。

这里介绍这些不同的中草药应用的方法,一方面是说面对复杂的大自然界,我们人类对它的了解还很有限,决非已经非常了解;另外一方面提醒大家中医也有不同,如果一个医生治不了你的病,不等于别的医生也治不了。这种医生能力之间的差别不完全属于个人水平,也取决于医生所专注的中医体系。

中草药一般是组合成药方使用的,这样作的目的是让药物协同作用最终达到最大疗效而互相克制单味使用时有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现成的中药方剂也有千百个,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但是毕竟有些中药是最常用的。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世纪末对对全国330 位名中医的调查,发现名中医不是擅长奇特药,冷僻药或祖传秘方的医生。

他们常用的草药为黄耆,大黄,柴胡,附子,丹参,当归,桂枝,白芍,川芎,麻黄,黄连,人参,水蛭等,而常用的方子为六味地黄丸类,四逆散类,逍遥散类,补中益气汤类,温胆汤类等。

相对于西医的化学药品,中药的优点在于毒副作用少。首先,草药组方时就考虑到了避免个别草药的副作用。如在整体补阴的方子里加入少量温阳的药,防止补阴太过;在补肾的方子里加入理气药,避免补药的黏腻而影响食欲等。这种配方组方是医生时时注意的事情,可以说是职业习惯。

当然并不是说服中药就没有任何副作用,特别是近代以来,许多人将中药按照西医思维用药,用中药的某方治某西医的病,而让病人长期服用,造成不必要的和中医本来就不存在的副作用。比如,有人认为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肝炎,就长期服用小柴胡汤,造成肝功损坏等等。这种将中药当西药应用的现象,有中医医生,有西医医生,也有患者自己,都是在所谓中西医结合则病好得更快的指导思想下出现的。读者一定要注意,看中医就按照中医治疗的要求,看西医就按照西医的要求去作。现阶段中西医的结合,从整体来看是失败的。关于中西医结合的问题,我们将有专文讨论。

当然,草药治疗的缺点是煎药麻烦,耗时费力,药味呛人,口感不佳等。现在市场上有了免煎药粉,患者只要将药粉加入水中化开就能喝,免去许多煎药的麻烦。这种药粉,根据我们的经验,更适合那些注重六经阴阳药证辨证的医生使用。这些医生用的多是伤寒论中的方子,这些方子中草药种类较少,只是每味药的用量较大些。用时需要加减的药味不多。所以在一个成方中加另外一到两味草药不怎么困难。但是对于习惯于不用成方而喜欢自己完全重新开方子的医生来说,配一个方子就比较困难,因为配药过程中药量计算麻烦,而且配好后的药总量也大,服用不甚方便。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依医生所属的中医体系的不同,医生开的方子中药味的多少,每味药的剂量都极不相同。你可以看到有些医生的方子一般都会有十到十五六味药,每味药的量多在 9 12克。也有一些医生的方子一般为 3 6 味药,但每味药的量可达 15 60 ,甚至于达到或超过 100 克。当然他们之间用草药的种类也很不相同,后者的方子中会有大量麻黄,附子,细辛,大黄,桂枝,肉桂,石膏,之类属于中医界所说的将军类的草药,而前者的方子中这类药出现的机率要小得多,而且就是用了,量也小得多。前者一般属于注重八纲五行脏腑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医生,而后者多为注重六经阴阳药证辨证的医生。

近些年来,社会上还有一些医生,他们开的方子中,草药的种类可达30 甚至40 种,每种药的量动辄就是 20 克,30克。结果病人拿到手的草药是一特大包,都发愁到哪里去买那么大的药锅煎药。疗效如何? 似乎还可以,因为我参观过的这样的诊所门庭若市呢。但是作为专业人员,我们不用那么多的药也可以解决问题。小方疗法的医生用的药味和量更少呢。是否真需要动用那么多种类的药?还是说这类中医是为生存而不得已而为之?这类中医据说在香港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