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re
 

首页
      English
Millwoods Acupuncture Center
102, 2603 Hewes Way
Edmonton AB,   Canada

Phone: (780) 466-8683
www.acupuncture123.ca
































 

 

Data source: http://blog.gltcm.cn/23116/viewspace-18008.html

 

中药剂量的换算

刘晓东的个人空间

 

下面这篇可以印证上面的真实性 ... 不过加上分次服用的概念 ... 伤寒中的剂量看起来就没那么吓人了 ...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 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 (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 (200 ml)"。又说: “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 (一钱) 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92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郝万山先生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郝万山先生的观点是:


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 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 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 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目前临床多如此用药,所以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 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 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曰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曰一夜服,周时 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 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 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 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曰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 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

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 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曰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 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 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


根据中国医处方用药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公克)为单位的公制。附十六进制与公制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
斤(16两)=0.5kg=500g 1市两=31.25g
1
市钱=3.125g
'1
市分=0.3125g
.
为方便以克来记量并按统一规定采用以下近似值进行换算
即一两(十六进位制)=30(实际是上一两等于31.25
一钱=3,一分=0.3,一厘=0.03(注:换算尾数可以舍去)

汉代一升根据大陆那边的考据约是现在公制的200cc一般都是把伤寒论原方用量换算,曹颖甫是把一两二钱换算!只要比例不变,药量随病的轻重调整! => 这个算法应该就是错误的


唐宋元明清至中华民国基本上大约相等,因此宋一钱可视为今一钱,一盏水可视为一碗水(200cc,既今饭碗)。

值得一题的,大陆的一斤=500公克,折一钱=3.125公克;
`
而台湾的一斤=600公克,折一钱=3.75公克,

在这里1斤不是以600克计算, 而是以590克计算, 所以和目前我们认知的台斤与公克换算率有些差异。


现今1台斤为600公克, 1钱为3.75克。


由中国历代的衡制(重量)上来看, 1斤皆为16, 但换算成现今的公克却有所不同, 略述于后, 供大家参考:


战国1斤,约今250公克 !
 秦1斤,约今253公克
 汉1斤,约今220公克南北朝略如前,但各自不同
 隋1斤,约今661公克。(小斤则为220公克)
 唐1斤,约今661公克
 宋1斤,约今633公克
 元1斤,约今633公克
明1斤,约今590公克
 清1斤,约今590公克
民国1台斤,600公克
大陆1市斤,500公克